你学习那么好为什么写不好论文:
作文和论文的区别,表面上看两种文体的不同,内里折射着两种学习方式的差异,深层则对应着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结构性断裂。
北京大学张静教授说,我们中学语文教育,主要是一种文学欣赏和评析的模式,但是缺乏证明性写作的训练……大学的专业性写作重点不在个性、情节和人物特征的表达,而是以实证或阐释的方式,去认识人类活动显现的关系。
行为、思想、制度、过程和问题。这种认识必须基于证据:使用专业语言、概念、逻辑和方法,对一个知识进行证明。这样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可运用的知识。
当中学生升入大学之后,他们几乎是毫无准备地迎接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新生来到大学,相当于“十二年有期徒刑“结束的囚犯来到了一个“无法无天”的世界:有大把的时间、也有大把的空白;有大把的选择。
也有大把的迷茫。所以,面临如此断裂的标准和教育模式,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充满焦虑、压抑、疏离、挫折、自我怀疑的思念,甚至十年(本硕博)。
我学习成绩那么好, 为什么写不好论文?
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吉林大学女教授会告诉你,不会写论文这件事儿,其实也不能全怪你。因为学校的教学体系,本来就没有教你写论文这件事儿。 本书的两位作者根据自己指导博士研究生写论文的经验,对写论文相关的问题至整个研究生阶段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全面介绍,本书的内容可以帮助处于研究生阶段的、正在为写论文而苦恼的同学走出种种误区,走上学术研究的康庄大道。
师兄师姐的帮助是顺利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
博士阶段的科研工作和本科时期的学习过程是截然不同的,本科的学习过程主要以获取知识和解题为主,基本上是一种重复性的记忆过程,基本不需要分析、研究和创新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而博士阶段的科研工作则是一种根据已有的成果、已报道的文献等内容进行改良、发展和创新的以创造和发明为主的活动,本科阶段学习的知识可以说完全无用。要做好科研需要的是扎实的实验技术,丰富的前沿知识,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刹那的灵感等无法培训出来的能力,尤其是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是更重要的。做什么和怎么做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体会才能够悟到的,对于只有三五年时间的研究生来说,在没有导师指导的情况下,从师兄师姐那里获得帮助就十分重要了。
那么从师兄师姐那里能够获得哪些帮助那?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操作技巧和各种基本的实验技术。本科阶段也有实验课,能够学习到一些实验方法,但是完全不能满足研究生阶段的实验需要,研究生阶段的实验内容更加专一和深入,其复杂程度和精密程度也更高。很多时候实验的成功更需要运气,往往表现出类似玄学的特征,很多微小的细节会决定整个实验的成败,从师兄师姐那里获得这些细节的东西无疑是一条捷径。第二类,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师兄师姐的经验更加丰富,他们在若干年的科研活动中肯定有自己的体会和想法,他们的经历往往能够作为参考,哪些研究方向比较难,哪些内容是不可行的,哪个工作容易做出成果,他们往往比导师更加清楚,直接从他们的经验教训能够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能够使自己的工作量大大减轻,而且能够少走弯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失败。如果你想自己从头开始进行摸索,那么请做好准备,在未来的一两年里你都很有可能一事无成。以我为例,当然我是开门弟子,没有师兄师姐可以帮我,所以很多时候觉得十分无助,只能自己探索。但是我的师弟师妹从我这里得到的帮助则大得多,去年毕业的两个硕士就是按照老板的思路做了一年后无果,最后做了我提出的课题顺利毕业的,一个师妹毕业后去日本深造,另一个师弟去宝洁公司做研发,都是不错的出路。第三类,师兄师姐能够向你提供一张合理的时间表。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往往是最重要的事情,甚至比做好科研本身更重要。比如什么时候开题,什么时候文章需要投稿,什么时候论文应该送审,什么时候交该交的材料等等,这些时间点一旦错过,往往要再等半年或一年,会严重影响毕业的顺利进行。在师兄师姐的指点下能够更加有效地规划好整个研究生期间的时间安排,能够避免因为时间安排不当而造成的损失。记住一点,提高效率比埋头苦干更有效。因此,亲爱的苦恼博士,放下架子直接向你的师兄师姐们请教吧,也许他们手头正好有做了一半而不想做的工作可以让你接手,这对你来说不啻为一根救命的稻草。对于你来说,他们的帮助是一笔十分丰厚的财富,当然也要记得回报,可以帮师兄师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实验室。
为什么要在毕业之前要求学生一定要写一篇毕业论文呢?主要是要让学生总结一下在校四年来的学习成果。学校方面通过考察学生的毕业论文,检查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一个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一个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两个要点。所以一定不要小看毕业论文,选个题,写一写就行了。真正动手开始写了以后,就会感觉到自己通过这篇论文的写作梳理了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只要是认真去撰写论文的同学,他最后的体会就是如果我没有写这篇论文就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知识掌握了多少,能力在什么水平上。因为各门课的考试,有的时候是通过背诵参加闭卷考试的。但是这篇论文是开放的,它不用你去背诵。主要看你的选题能力怎么样,是不是能够结合社会实践,能够选一个社会需要的论题。这就看你的社会敏锐性怎么样了。这也是一种考察,从选题上来讲,这就是一种能力的考察,这篇论文写出来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价值的深刻性、新颖性怎么样等等。 当你选出了一个题目,要真正形成一篇论文是不那么简单的。有的学生说毕业论文我突击一下就可以完成了,一般情况来说毕业论文需要将近一学期的时间来写。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在四年级的上学期,我们已经把学生分给各个导师,由导师与所辅导的学生进行沟通。学生选择了论题就由导师研究,看合适不合适,合适了就让学生动笔写提纲。提纲被导师认可了,就再动笔撰写。从时间上讲有将近一学期的时间。当然也有一些学校,可能就是突击一下,让学生在最后一两个月完成。那么这样的论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水平我们可以做一下比较。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时间长了就一定好,时间短了就一定不好。但是话说回来,我们说写论文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去思考。有没有充分的时间对论文的质量还是有影响的。这是我要讲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学校能够通过毕业论文来考察一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也会受到科学研究规范的训练,否则就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科学研究。考试的时候回答一个大题,那还不能叫科学研究。那是你面对着一门课看你学得怎么样。有经验的老师必定会出一道论述题,那就是面对着所教授的那门课通过这一道论述题来考察一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因此,毕业论文对学生来讲是非同小可的。 毕业论文要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培养的要求,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一个论题。有的学生说我不知道怎么去选择题目。那么我说今天我讲完课了,你就应该知道怎么去选题。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题目来做论文题目。那么当你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要跟导师沟通。为什么要有导师呢?有导师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个大题目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就是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导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你这篇论文完成了,也就是定稿了。定稿了以后,导师要邀请若干个老师组成论文答辩小组,然后让学生围绕着自己的这篇论文进行答辩,也就是说答辩小组的各个老师看了你的论文以后,从论文中提出相关问题,你面对着各位评委提出的问题应该作出实事求是的回答。一个是书面的撰写论文,一个是论文完成以后的论文答辩,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最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的论文给予一个成绩。那么这个过程结束以后,我们就说这个毕业论文完成了。毕业论文现在分为三个等级,一个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一个是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一个是博士生的毕业论文。
发表评论